落实到每一项重点工作、每一个具体任务,如何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汕头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?如何构建深圳与汕头深度协怍机制?如何加大有效投资,推进重大项目建设?如何做好招商引资,培育壮大产业集群?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当好服务企业的“店小二”?如何简政放权,激发镇街发展动力?如何抓住创文和筹办亚青会的契机,提升城市品位气质?如何整治交通秩序、办好民生实事,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?都考验着我们每一位干部的能力和本领。
当前汕头干部队伍中,有几种现象值得警醒:一是“庸”,思想僵化、守旧守成。对新问题不思考,对新经验不总结,墨守成规、固步自封,工作标准不高。二是“虚”,肚内无货、心中无数。对情况不熟悉,对新政策把握不准,对新知识学习不够,政策水平不高。三是“软”,作风不硬、正气不足。不敢认真履职,胆怯畏缩,瞻前顾后。四是“满”,安于现状、停滞不前。工作中沉迷于自我满足、感觉良好。这些现象既是作风问题,更是能力不足、本领恐慌的问题。为什么会能力不足?说到底还是思维定势作祟。知识、技术天天更迭,一时跟不上并不可怕,关键要看有没有紧跟、超越的决心和意志。真正的勇者,必须有“创新永远在路上”的精气神。
增强本领,一靠学习,二靠实践。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全会强调必须加强专业学习、政策把握和调查研究,深入一线经受磨炼考验,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、实现新目标、落实新部署的能力,提高本领善作为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。一方面,要鼓励干部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和进取心,在奔涌向前的时代大潮前,积极向书本学习,向实践学习,向群众学习,练就过硬本领。另一方面,也要进一步形成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,让有能力敢担当的人脱颖而出,激励更多的人担当作为。
绳短不能汲深井,浅水难以负大舟。当下汕头正处于亟待抢抓机遇、奋楫者先的关键时期,唯有好学善思,才能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、主动求变,才能善作善成、开创新局。